1

1

/
/
/
望谟县郊纳镇高寨村—— “八步紫茶” 脱贫之茶

望谟县郊纳镇高寨村—— “八步紫茶” 脱贫之茶

  • 分类:企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20 15:02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望谟县郊纳镇高寨村采取“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八步紫茶”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高寨村位于郊纳镇西南部,辖10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寨,共有402户2082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户1495人。

  “八步紫茶”主要产于与高寨村同属一镇的八步村,其茶青芽叶紫红,口感鲜爽,极富特色。经专家认定,八步古茶树属于原生态品种,是没有变异的紫茶,这个品种的发现,目前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属独一无二,正是古《茶经》里点赞的茶中上品“紫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发展产业、培育产业是贫困群众持续脱贫的重要保障。望谟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将紫茶作为全县五大产业之一,制定了全县茶产业发展规划,以郊纳镇已建成的6000亩茶园基地为核心,向全县适宜种茶的乡镇(街道)拓展,在3年内完成紫茶种植4.4万亩的任务,通过配套建设标准化茶叶产品加工生产线,改变紫茶过去“小规模、加工弱”的状况,提高茶叶附加值,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做大规模,做强“紫茶”品牌。

  高寨村自然环境优越,2017年,前来考察“八步紫茶”的专家途径高寨村,发现高寨群山之间长满了蕨类植物,随处可见的山泉水硬度较低,大为惊喜,当即表示:水活性好、蕨类植物生长旺盛的地方最适宜茶树种植。

  “得到专家对我们村适宜种植茶叶的肯定,我立即找到贵州省郊纳镇宏升茶叶公司,希望能够合作种植八步紫茶。”高寨村支书方顺华介绍,很多村民早就有种植茶树的想法,碍于技术跟经验,一直不敢尝试,得到了专家肯定和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高寨村有了底气。

  2018年3月,宏升公司与高寨村合作社联手,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利用扦插技术育苗、移栽。目前,共流转土地866亩用于种植八步茶,其中已种植八步紫茶420亩,种植油茶283亩。方顺华说:“上百名村民投入到茶苗的种植和管理中,合作社支付每人每天100元工资,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

  村民熊小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安排他一家三口人在基地务工,他告诉记者,他家3个人在茶园给茶苗浇水、剪枝,一天可以挣300块钱,一个月出工10天,其余时间可以去外边做事。像熊小文这样在茶园务工的贫困户还有很多,通过土地流转+茶园务工的方式,他们收入稳步提升,逐步脱离贫困。

  记者在八步紫茶种植基地看到,700多亩茶叶长势良好。方顺华说,这得益于科学的管理。八零后的王杰是合作社成员,在本村种植茶叶之前就接触过茶叶种植,合作社成立后,他被公司委派到八步茶核心产区和县外茶园考察学习,把先进的茶园管理经验带回高寨村茶园,精心管理这“脱贫之茶”。

  面对百亩茶园,高寨村支书方顺华激动地说:“2020年春天第一批400多亩八步茶树就能采摘了,按每亩3000元计算,就有一百多万元的产值。”一个春季,一百多万元产值,对于高寨百姓来说是切实的增收。

  记者了解到,所有茶青都会由宏升公司进行保底收购,群众根本不用担心销路。方顺华还说,为迎接明年的采茶季,今年春茶开采的时候,村里就选派了大批村民去其他茶园学习采茶。

  高寨村在产业发展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目前,茶产业已成为该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产业。

  

  村情档案:

  高寨村位于郊纳镇西南部,地势较高,气候温暖湿润。辖10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寨,共有402户2082人,全村地域面积10.6平方公里,距镇政府24公里,距县城46公里。全村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户1495人,参与易地扶贫搬迁121户653人,其中搬迁到义龙新区57户273人,搬迁到望谟县城64户380人。经过三年的努力,大部分贫困户已脱贫摘帽。

(《“八步紫茶” 脱贫之茶》由黔西南日报社与中国黔西南网为您提供阅读权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黔西南日报社将保留最终的诉讼权利;书面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版权联系电话:0859-3112624)

 

望谟县郊纳镇高寨村—— “八步紫茶” 脱贫之茶

【概要描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望谟县郊纳镇高寨村采取“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八步紫茶”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高寨村位于郊纳镇西南部,辖10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寨,共有402户2082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户1495人。

  “八步紫茶”主要产于与高寨村同属一镇的八步村,其茶青芽叶紫红,口感鲜爽,极富特色。经专家认定,八步古茶树属于原生态品种,是没有变异的紫茶,这个品种的发现,目前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属独一无二,正是古《茶经》里点赞的茶中上品“紫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发展产业、培育产业是贫困群众持续脱贫的重要保障。望谟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将紫茶作为全县五大产业之一,制定了全县茶产业发展规划,以郊纳镇已建成的6000亩茶园基地为核心,向全县适宜种茶的乡镇(街道)拓展,在3年内完成紫茶种植4.4万亩的任务,通过配套建设标准化茶叶产品加工生产线,改变紫茶过去“小规模、加工弱”的状况,提高茶叶附加值,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做大规模,做强“紫茶”品牌。

  高寨村自然环境优越,2017年,前来考察“八步紫茶”的专家途径高寨村,发现高寨群山之间长满了蕨类植物,随处可见的山泉水硬度较低,大为惊喜,当即表示:水活性好、蕨类植物生长旺盛的地方最适宜茶树种植。

  “得到专家对我们村适宜种植茶叶的肯定,我立即找到贵州省郊纳镇宏升茶叶公司,希望能够合作种植八步紫茶。”高寨村支书方顺华介绍,很多村民早就有种植茶树的想法,碍于技术跟经验,一直不敢尝试,得到了专家肯定和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高寨村有了底气。

  2018年3月,宏升公司与高寨村合作社联手,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利用扦插技术育苗、移栽。目前,共流转土地866亩用于种植八步茶,其中已种植八步紫茶420亩,种植油茶283亩。方顺华说:“上百名村民投入到茶苗的种植和管理中,合作社支付每人每天100元工资,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

  村民熊小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安排他一家三口人在基地务工,他告诉记者,他家3个人在茶园给茶苗浇水、剪枝,一天可以挣300块钱,一个月出工10天,其余时间可以去外边做事。像熊小文这样在茶园务工的贫困户还有很多,通过土地流转+茶园务工的方式,他们收入稳步提升,逐步脱离贫困。

  记者在八步紫茶种植基地看到,700多亩茶叶长势良好。方顺华说,这得益于科学的管理。八零后的王杰是合作社成员,在本村种植茶叶之前就接触过茶叶种植,合作社成立后,他被公司委派到八步茶核心产区和县外茶园考察学习,把先进的茶园管理经验带回高寨村茶园,精心管理这“脱贫之茶”。

  面对百亩茶园,高寨村支书方顺华激动地说:“2020年春天第一批400多亩八步茶树就能采摘了,按每亩3000元计算,就有一百多万元的产值。”一个春季,一百多万元产值,对于高寨百姓来说是切实的增收。

  记者了解到,所有茶青都会由宏升公司进行保底收购,群众根本不用担心销路。方顺华还说,为迎接明年的采茶季,今年春茶开采的时候,村里就选派了大批村民去其他茶园学习采茶。

  高寨村在产业发展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目前,茶产业已成为该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产业。

  

  村情档案:

  高寨村位于郊纳镇西南部,地势较高,气候温暖湿润。辖10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寨,共有402户2082人,全村地域面积10.6平方公里,距镇政府24公里,距县城46公里。全村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户1495人,参与易地扶贫搬迁121户653人,其中搬迁到义龙新区57户273人,搬迁到望谟县城64户380人。经过三年的努力,大部分贫困户已脱贫摘帽。

(《“八步紫茶” 脱贫之茶》由黔西南日报社与中国黔西南网为您提供阅读权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黔西南日报社将保留最终的诉讼权利;书面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版权联系电话:0859-3112624)

 

  • 分类:企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20 15:02
  • 访问量:0
详情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望谟县郊纳镇高寨村采取“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八步紫茶”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高寨村位于郊纳镇西南部,辖10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寨,共有402户2082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户1495人。

  “八步紫茶”主要产于与高寨村同属一镇的八步村,其茶青芽叶紫红,口感鲜爽,极富特色。经专家认定,八步古茶树属于原生态品种,是没有变异的紫茶,这个品种的发现,目前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属独一无二,正是古《茶经》里点赞的茶中上品“紫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发展产业、培育产业是贫困群众持续脱贫的重要保障。望谟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将紫茶作为全县五大产业之一,制定了全县茶产业发展规划,以郊纳镇已建成的6000亩茶园基地为核心,向全县适宜种茶的乡镇(街道)拓展,在3年内完成紫茶种植4.4万亩的任务,通过配套建设标准化茶叶产品加工生产线,改变紫茶过去“小规模、加工弱”的状况,提高茶叶附加值,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做大规模,做强“紫茶”品牌。

  高寨村自然环境优越,2017年,前来考察“八步紫茶”的专家途径高寨村,发现高寨群山之间长满了蕨类植物,随处可见的山泉水硬度较低,大为惊喜,当即表示:水活性好、蕨类植物生长旺盛的地方最适宜茶树种植。

  “得到专家对我们村适宜种植茶叶的肯定,我立即找到贵州省郊纳镇宏升茶叶公司,希望能够合作种植八步紫茶。”高寨村支书方顺华介绍,很多村民早就有种植茶树的想法,碍于技术跟经验,一直不敢尝试,得到了专家肯定和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高寨村有了底气。

  2018年3月,宏升公司与高寨村合作社联手,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利用扦插技术育苗、移栽。目前,共流转土地866亩用于种植八步茶,其中已种植八步紫茶420亩,种植油茶283亩。方顺华说:“上百名村民投入到茶苗的种植和管理中,合作社支付每人每天100元工资,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

  村民熊小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安排他一家三口人在基地务工,他告诉记者,他家3个人在茶园给茶苗浇水、剪枝,一天可以挣300块钱,一个月出工10天,其余时间可以去外边做事。像熊小文这样在茶园务工的贫困户还有很多,通过土地流转+茶园务工的方式,他们收入稳步提升,逐步脱离贫困。

  记者在八步紫茶种植基地看到,700多亩茶叶长势良好。方顺华说,这得益于科学的管理。八零后的王杰是合作社成员,在本村种植茶叶之前就接触过茶叶种植,合作社成立后,他被公司委派到八步茶核心产区和县外茶园考察学习,把先进的茶园管理经验带回高寨村茶园,精心管理这“脱贫之茶”。

  面对百亩茶园,高寨村支书方顺华激动地说:“2020年春天第一批400多亩八步茶树就能采摘了,按每亩3000元计算,就有一百多万元的产值。”一个春季,一百多万元产值,对于高寨百姓来说是切实的增收。

  记者了解到,所有茶青都会由宏升公司进行保底收购,群众根本不用担心销路。方顺华还说,为迎接明年的采茶季,今年春茶开采的时候,村里就选派了大批村民去其他茶园学习采茶。

  高寨村在产业发展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目前,茶产业已成为该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产业。

  

  村情档案:

  高寨村位于郊纳镇西南部,地势较高,气候温暖湿润。辖10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寨,共有402户2082人,全村地域面积10.6平方公里,距镇政府24公里,距县城46公里。全村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户1495人,参与易地扶贫搬迁121户653人,其中搬迁到义龙新区57户273人,搬迁到望谟县城64户380人。经过三年的努力,大部分贫困户已脱贫摘帽。

(《“八步紫茶” 脱贫之茶》由黔西南日报社与中国黔西南网为您提供阅读权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黔西南日报社将保留最终的诉讼权利;书面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版权联系电话:0859-3112624)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NEWS

20
2022-01

正山堂与白沙签约合作,助推茶产业升级发展

发布时间: : 2022-01--20 浏览量 : 0
1月11日,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与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深化茶产业合作,着力做优茶品质、做强茶品牌、拓展茶市场,加快推动白沙茶产业升级发展。         签约仪式现场,白沙融媒体中心供图   白沙此次通过引进国内知名茶企业,借助其先进种植、管理技术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白沙本地茶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将白沙茶叶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同时,白沙也将以茶产业发展持续带动本地农户稳定就业,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速实现乡村振兴的步伐。         签约仪式现场,白沙融媒体中心供图       白沙历来十分重视茶产业,目前全县茶树(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万余亩,是白沙“两个万亩,六个千亩”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接下来,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要素保障部门与有关乡镇将认真抓好项目推进,主动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尽快落地投产。福建正山堂茶企也将尽快落实子公司成立、人员配备、设备调试,争取项目产品早日产出。   据悉,正山堂是福建省获得有机茶认证的企业,近年来不断深化与浙江、四川、贵州、云南、湖南等国内知名红茶产区的合作,国内知名的“金骏眉”红茶正是其首创和标志性产品,在助推合作地区茶企增效、茶农增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白沙县政府、福建正山堂茶企有关负责人参加签约活动。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通用底部1

发布时间:2020-03-23 00:00:00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通用底部

发布时间:2020-03-23 00:00:00

Copyright © 望谟县正山堂八步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贵阳 黔ICP备2021011192号-1